中老昆万铁路即将开通运营 数万人艰苦付出攻克多项世界技术难题
2021-11-27 12:44 来源: 央视新闻客户端
举报

再过几天,大家就可以乘坐动车,从昆明一路向南直达普洱、西双版纳等地,未来还有望当天抵达老挝首都万象。在这一路畅通的背后,是数万名建设人员的艰辛付出。

总台央视记者 刘文杰:两边是陡峭的高山,峡谷中的这条河就是红河,也称元江。连通两边山体的这座大桥,就是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的元江特大桥。这座大桥可不简单,它总共有4个桥墩,其中最高的3号桥墩高度达到154米,相当于54层楼房的高度,位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一。同时,大桥主桥采用上承式连续钢桁梁结构,249米的主跨也创下了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。

在两边山体坡度达到70度,桥面到江面高差237米,同时还有峡谷大风影响的情况下,154米的“世界第一高墩”也给建设者提出了极高的挑战。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方案比对,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确保承重达标的前提下,有效减轻桥墩自身重量的解决方案。元江特大桥2016年10月开工,经过上千名建设者4年半时间的攻坚克难,在今年7月顺利建成。现在,它静待正式通车。

93座隧道 座座都面临大难题

中老昆万铁路国内段有93座隧道,整段线路的桥梁和隧道比例高达87.3%。很多建设者说:“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,而是架出来、挖出来的”。

2017年12月22日,在新平隧道里发生了一次涌突险情,短短几分钟,涌突量达到了7300多立方米。而在2019年5月3日发生的一次涌突中,当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受损情况时,涌突再次发生,很快就将一台挖掘机掩埋。幸亏撤离及时,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

中老昆万铁路国内段10公里以上的长大隧道就有15座。像新平隧道这样的险情,几乎每一座隧道都遇到过,可以说,每一座隧道的贯通,都是建设者不畏艰难的付出。

师徒三人携手 共建友谊隧道

说到中老昆万铁路的隧道,还有一座隧道不能不提,这就是跨越中老两国边界的友谊隧道。在友谊隧道建设中,有三位师徒关系的参与者,记者通过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。

友谊隧道全长9.59公里,我国境内7.17公里、老挝境内2.42公里。在施工过程中,师傅潘福平带着队伍从中国向老挝方向挖,徒弟白小可在老挝往中国方向掘进。

在国内段隧道施工掌子面,潘福平正在想办法解决突发的涌水问题,而在老挝段,大面积出现的深度超过160米的岩盐地质,也已经困扰了白小可很长时间。

为了找到最佳解决方案,徒弟白小可一有新的思路就会视频和师傅商量请教。每当这个时候,白小可的老挝徒弟文米在旁边既兴奋又紧张。

文米是老挝琅南塔人,曾经在湖南大学留学,2018年来到友谊隧道项目部工作,现在文米的收入提高了不少,更重要的是他能学到很多技术。

最终在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友谊隧道历时5年成功贯通,今年10月16日,澜沧号动车组通过友谊隧道交付老中铁路公司。友谊隧道建设期间,和文米一样的老挝籍员工有30多名,从事后勤、运输、施工等工作。而在中老昆万铁路全线建设期间,有4300多名老挝籍员工先后参与。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